• 导航

新闻中心

建议加大对露酒酿造技艺申遗的支持力度





尊龙人生就是博旧版登录露酒价值开发不足?

文 | 卖酒狼团队

编| 南风

“露酒是中国传统中医中药学的精华和文化传承载体,在中国酒文化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贮配一厂保健酒配置车间配制师郝持胜提出,“加大对竹叶青酒等传统露酒酿造技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力度的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郝持胜不仅是全国人大代表,还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更是三晋技术能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竹叶青酒泡制技艺的传承人。

1“尴尬”的中国第三大酒种:露酒!

据悉,露酒最早源于商朝,在宋朝达到鼎盛期,一直延续至今。近年来,随着中国消费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露酒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首先,消费者需求是“更健康”。近年来,随着消费者保健意识正不断提高,祛病延年,健康长寿,早已是众人所愿。露酒作为独具东方传统健康理念的酒种,其所具备的健康、养生等价值,显然更符合当前消费者对健康饮酒的期待。

其次,随着美好生活的推进,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日益彰显。“从宜宾的竹荪到南江金银花……”露酒酿造原料的丰富性,注定露酒产品可以具备更多不同之处,这也让露酒在满足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方面更具天然优势。



从市场反馈的信息来看,近几年,露酒行业尤其是保健酒行业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总体市场规模保持在500亿元左右,在“大健康”概念的加持下,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有预测认为,到2030年,国内露酒的市场容量或将接近2000亿元。

另据中国酒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露酒产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262亿元,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长已超越了黄酒和葡萄酒,是继白酒、啤酒之后的中国第三大酒种。

然而,背负“巨大增长潜力、中国第三大酒种”称赞的露酒,在当前市场中却比较“尴尬”。

当前,露酒产业存在品类认知模糊、缺乏露酒形象产品、产业发展极不平衡、露酒品质和口感受争议等问题。



其中,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消费者缺乏对露酒品类的认知。”没有品类认知就不可能有品牌认知,而当下正是“品牌为王”的酒业时代。

此外,露酒厂家没有清晰的自我定位,一面高举“保健”大旗,一面又不愿意“撒手”社交畅饮功能,而什么都想要的下场往往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究竟如何确保露酒的高质量发展?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郝持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2郝持胜在两会提出“三点建议”

“目前,中国露酒的传承与保护存在文化价值开发不足、酿造技艺传承效率偏低的问题。”对此,郝持胜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希望政府、社会各界加大对竹叶青酒等露酒酿造技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支持力度,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整理历史及当下的传统工艺要诀,系统梳理技艺,做好工艺规范、技法构成、技艺步骤等经验的整理。同时,以相关学术研究作为保护实践的支撑,对有关工艺技法和经验构成进行知识谱系的梳理和研究。

二是建议挖掘中国露酒背后的多重价值,让传统露酒文化活起来,从物质生产向文化建构深化,向精神上积淀与升华,通过深挖历史传承、匠心精神与技艺品质,聚焦历史事件、着眼具体人物、解读关键细节,形成独特的价值表达。同时结合新时代需求,在传统饮用文化的基础上,构建更加科学的饮用文化体系。

三是建议露酒行业在政府指导下,与传统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非遗传承,关键是在传人。懂露酒的传人,一定要具备中医学知识。要依托于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建立相关课程群,完善教学内容,细分知识、剖析缘由、明确精髓,丰富露酒酿造工艺传承的知识基础。



从上述郝持胜提出的“三点建议”可知,其主张是“以文化繁荣促进露酒高质量发展”,既顺应了当前国内消费者对精神满足的需求,也符合中华优质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时代大势。

对此,业内资深人士认为,消费者对含酒精类产品的需求,本质上是情感表达的需要,口味、口感固然是获得消费者青睐的重中之重,但最关键的是如何获得消费者对产品本身属性与文化的“双重认可”。

从产品属性而言,天生具备一定保健、养生功效的露酒,在大健康降临的时代背景下,自然是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从产品文化的角度来看,露酒却是需要壮大声势,让更多消费者发现露酒背后的传承与故事。

而不管是积极推进申遗、强调医药同源,还是从挖掘露酒背后的故事,这些都是有利于露酒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应该受到行业的重视与实践,进而为露酒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文化基础,以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